骑遇雨林心境界!
热带雨林里最美的骑行绿道!
骑行绿道中最美的热带雨林!
2025“南国杯”环兴隆热带雨林自行车公开赛暨骑游大会
发现不一样的海南!
带你解锁海南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7月26日骑游大会、7月27日大神竞速
你最pick哪一个~
在“天然氧吧”里飙速!
2025“南国杯”环兴隆热带雨林
自行车赛—竞赛组
点燃你的热带激情!
1、竞赛时间
竞赛组:2025年7月27日上午8:00-14:00 (热带花园绿道封路) 体验组:2025年7月26日下午14:30-18:30 (休闲骑游体验) |
2、竞赛路线详情
闯入雨林秘境,邀你驭风破界
竞赛组(行者路书编号5069569):
兴隆热带花园自行车绿道绕圈7.2KM/圈
组别及绕圈公里数:
组别/公里数
男子精英组 7.2KM*5圈=36KM
男子大师组7.2KM*4圈=28.8KM
男子少年组7.2KM*4圈=28.8KM
女子公开组7.2KM*4圈=28.8KM
3、报名费用及方式
活动客服
活动详情请联系客服!
4、竞赛项目及年龄限制
竞赛组面向岛内外自行车发烧友、各车店俱乐部骑友
竞赛组分为:
(1)男子精英组:18-40岁
(2)男子大师组:40-60岁
(3)男子少年组:12-18岁
(4)女子公开组:12-60岁
注:年龄计算截止时间点为2025年12月31日。
5、竞赛组别参赛时间安排
6、竞赛办法
(一)执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审定的最新的《自行车竞赛规则》;
(二)比赛以电子计时为主,手工计时为辅;
(三)关门时间:以赛前发布的《补充通知》或赛前裁判公布为准;
(四)各组别发枪前10分钟停止检录,未完成检录选手视为弃权,不得参赛。
(五)竞赛器材
1.参赛人员必须穿着骑行服装参加比赛,比赛时须配戴硬壳头盔,否则不能参赛;
2.比赛车辆、服装、头盔等器材自备(均需符合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规定),参赛车辆必须除去可能会导致伤害的非必要配件(如:车锁、车筐、车梯、后货架等),不得配有任何非人力传动及助动装置;
4.参赛人员的器材装备必须符合规则规定。完赛后裁判有权再次检查运动员器材,如核准装备存在违规,违规选手将被取消比赛成绩。
7、参赛办法
(一)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的自行车爱好者均可参赛,不限国籍和户籍;
(二)所有中国自行车协会及国外相关机构、UCI注册专业和职业车手不能报名参赛,退役车手(指退役连续未满2年者)不能报名参赛;
(三)组委会将为每位参赛人员购买比赛当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赛事保险为当日比赛中的保险责任,不包括往返赛场途中骑行、会场骑行、试骑、热身等非比赛期间、非比赛场地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责任;
(四)参赛人员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8、参赛须知
(一)参赛人员承诺遵守比赛的各项规定,自愿承担由此产生一切风险与损失或伤害;
(二)比赛设有颁奖仪式,颁奖仪式非常重要,请获奖选手提前准备到位,准时出席,如出现颁奖现场主持人点名三次未到者,将取消其获奖奖金和奖品;如遇特殊情况,请提前通知组委会并安排代理人上台领奖。未按时参加颁奖仪式的选手视为放弃该奖项。
(三)对于主动放弃赛或被动弃赛的选手请离开赛道安全停靠且耐心等待赛事收容车抵达,一旦收容上车将视为没有完成比赛,您的号码布将被记录,将不会有完赛成绩;
(四)因天气原因或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因素导致比赛推迟、延期或取消的,组委会不承担由此对参赛人员产生的费用及责任;
(五)每位参赛者必须通读电子赛事手册或赛事所公布的赛事规则及相关规定。报名参赛骑行,即意味着选手已知晓并接受赛事的规则规定。
(六)赛事成绩申诉方式及流程:若对赛事成绩有异议的选手须在个人完赛后30分钟内向裁判仲裁组提出申诉请求。申诉时,须提交书面的申诉请求,写清申诉的内容,并签下时间和名称,同时还需要缴纳500元的申诉押金,若裁定申诉有效,申诉押金将全额退还,否则押金将不予返还。
特别提示,以下病症患者请勿参赛报名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率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7)车辆有偿转运请联系(海口-兴隆往返):18976671517
9、录取名次奖励及团队积分
(具体名次奖金如图所示)
竞赛组单站奖金表(税前奖金) |
|||||
排名 |
男子精英组 |
男子大师组 |
女子公开组 |
男子少年组 |
团队 |
1 |
4000 |
3000 |
2000 |
1000 |
5000 |
2 |
3000 |
2000 |
1000 |
800 |
3000 |
3 |
2000 |
1000 |
800 |
500 |
2000 |
4 |
1000 |
800 |
500 |
300 |
1000 |
5 |
800 |
500 |
500 |
200 |
800 |
6 |
500 |
300 |
300 |
100 |
600 |
7 |
300 |
300 |
300 |
100 |
500 |
8 |
300 |
300 |
300 |
100 |
500 |
9 |
300 |
300 |
300 |
100 |
500 |
10 |
300 |
300 |
300 |
100 |
500 |
11 |
100 |
100 |
100 |
||
12 |
100 |
100 |
100 |
||
13 |
100 |
100 |
100 |
||
14 |
100 |
100 |
100 |
||
15 |
100 |
100 |
100 |
||
16 |
100 |
100 |
100 |
||
17 |
100 |
100 |
100 |
||
18 |
100 |
100 |
100 |
||
19 |
100 |
100 |
100 |
||
20 |
100 |
100 |
100 |
||
21 |
100 |
100 |
|||
22 |
100 |
100 |
|||
23 |
100 |
100 |
|||
24 |
100 |
100 |
|||
25 |
100 |
100 |
|||
26 |
100 |
100 |
|||
27 |
100 |
100 |
|||
28 |
100 |
100 |
|||
29 |
100 |
100 |
|||
30 |
100 |
100 |
团队积分安排 |
|
名次 |
积分 |
1 |
30 |
2 |
28 |
3 |
26 |
4 |
24 |
5 |
22 |
6 |
20 |
7 |
18 |
8 |
16 |
9 |
14 |
10 |
12 |
11-20名 |
10 |
21-50名 |
8 |
51-100名 |
4 |
10、熔断机制
(一)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密切关注气象、水利、地震、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有关灾害、事故信息,遇有下列直接或可能与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相关联的突发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启动“熔断”机制,中止比赛:
(二)自然灾害,包括水早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三)事故灾难,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体育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四)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五)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六)其他可能导致不再具备办赛条件的。
1.赛事活动组织者无法判定是否启动“熔断”机制时,采取下列措施:竞赛组织工作负责人或技术代表有权直接向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报告,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立即作出是否中止比赛的决定;涉及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作出是否中止比赛的决定;赛事活动组织者在不具备办赛条件时未中止赛事活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立即中止。
2.启动“熔断”机制后,赛事活动组织者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和救助现场人员,同时采取措施防范次生灾害和衍生事件发生,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情引导。
本规程解释权属赛事组委会。未尽事宜、变更事宜,另行通知。